第(1/3)页 夜色如墨,废庙的轮廓在残月下显得愈发嶙峋。 风穿梁而过,卷起几片焦纸,在空中打着旋儿,像是未散的冤魂仍在徘徊。 沈观站在石像前,手中捧着那本黑皮账簿,指尖微微用力,指节泛白。 他没有点灯,只任月光斜照进来,映出石像空洞眼窝中那一抹幽光。 他知道,有人在暗处看着——那个曾是李玄策、如今名为莫归的男人,就藏在庙宇深处的阴影里。 “我知道你想护住师门秘密。”沈观开口,声音不高,却如刀凿石,一字一顿地砸进寂静,“可真正该死的,不是知道真相的人,而是制造冤案的刽子手。” 话音落下,庙内仿佛骤然降下寒潮。 一道枯瘦的身影缓缓从梁柱后移出。 莫归披着破旧黑袍,脸上覆着半张骨面具,仅露出一双眼睛——那里面翻涌着痛苦与挣扎,像被烈火炙烤过的铁。 他猛地抬手,手指颤抖地比划:“火烧书院那夜……你也险些被杀。” 沈观心头一震,呼吸几乎停滞。 三年前北巷焚书院那一夜,大火冲天,师生数十人葬身火海。 他因赴同窗之约迟归半刻,侥幸逃过一劫。 当时只道是李玄策疯癫纵火,背负逆名亡命天涯。 可现在想来,若真是清洗清流学子,为何偏偏放过自己? 难道……是因为他还太微不足道? 还是因为,那一夜本就想让他活着,成为“幸存者证言”的摆设? 原来如此。 这不是偶然,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清除。 科举黜落名单不过是表象,真正要铲除的,是那些不肯低头、不愿同流合污的士子脊梁。 而李玄策,不过是最显眼的替罪羊。 沈观闭了闭眼,再睁开时,眸中已无动摇。 “那就让我用他们的规矩……写一份供词。”他低声道,语气平静,却带着斩断宿命的决绝。 他转身取出随身包裹,将吴德全的账本轻轻放在石像脚下,如同祭品献于神前。 片刻后,阿哑悄然现身,带着三人自黑市深处而来——骨婆拄着蛇骨杖,刀裁子袖藏七刃,哑秤匠肩扛铜盘天平。 三人皆为地下世界活化石般的人物,通晓禁忌之术,游走阴阳边缘。 “设阴堂。”沈观下令。 骨婆点头,从怀中取出一块泛青的冥油帛书,铺于石台之上。 又命人将王慎的颅骨洗净,置于陶炉中以尸火慢烤。 火焰呈幽蓝色,升腾之际竟无声无息,仿佛吞噬了所有声响。 当热力渗透骨隙,帛书自动吸附于颅顶。 刹那间,裂纹蔓延,一声低沉呜咽自颅腔内传出,继而化作清晰话语: “我于三日前亥时,亲见守库吏吴德全,自大理寺携出名录二册,交予红纱帐中戴金丝手套之人……酬银八十两。” 声音冰冷、干涩,却字字入耳,宛如亡者亲述。 全场死寂。 刀裁子脸色发白,退后半步;哑秤匠手中的天平莫名倾斜;就连骨婆也瞳孔微缩,低声喃喃:“亡魂开口,天理难掩……这帛书竟真能录魂语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