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顾铭的额角渗出一丝细汗,他没有强行辩解,而是坦然起身,再次躬身一拜。 “夫子恕罪。” “学生于律法一道,涉猎浅薄,不敢妄言。” 赵夫子看着他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。 寻常学子,遇到自己不擅的领域,多半会引经据典,强行辩解几句,以图蒙混过关。 像顾铭这般,坦然承认自己不足的,倒是少见。 这份心性,很不错。 “罢了。” 赵夫子摆了摆手,没有再为难他。 他一指书案上的笔墨。 “将你方才所言,取其精要,书写下来。” “是。” 顾铭走到案前,提起笔,饱蘸浓墨。 当笔尖落在宣纸上的那一刻,他整个人的气质都为之一变。 手腕灵动,笔走龙蛇。 一行行字迹在纸上显现,既有馆阁体的工整,又带着一丝云烟变幻的灵动与超逸。 刘夫子原本只是随意一瞥,可当他看清那字迹时,双眼蓦地睁大,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,凑近了仔细端详。 宣纸之上,墨迹未干。 字迹起落之间,仿佛有云烟在流转,既有法度森严的筋骨,又含着飘逸出尘的韵味。 每一个笔画,都恰到好处,多一分则肥,少一分则瘦。 通篇看下来,气韵贯通,浑然天成。 赵夫子自己也精于此道,一生阅帖无数。 可眼前这字,却让他心神俱震。 这……这分明是“融会贯通”的境界! 甚至,比他自己还要精深几分。 想不到一个尚未府试的少年,竟有如此书法造诣? 赵夫子缓缓抬起头,浑浊的眼眸中精光大盛,重新审视着顾铭。 眼前的年轻人身姿挺拔,神色平静,面对他灼灼的目光,没有丝毫的骄矜或不安,仿佛写出这等神品,不过是信手拈来。 “你的字,已入融会贯通之境。” 赵夫子一字一顿,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惊叹。 顾铭微微躬身,态度谦和。 “学生侥幸。” 赵夫子闻言,却摇了摇头,神色严肃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