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当苏云拆开信封,看到信上的内容时,即便是他,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。 出事了。 京城,出大事了。 信中说,就在三天前,早朝之上。 御史大夫张柬,突然发难。 他联合了朝中过半的文官,包括六部中的数位侍郎,以及翰林院、国子监的诸多清流,一同上了一道长达万字的血书。 弹劾内阁首辅、经略司总督、太子太傅,苏云。 弹劾的罪名,共有三条,每一条,都足以致命。 其一,结党营私,乱政害民。 奏疏中称,苏云在江南,私设“总商会”,名为商会,实为党羽。又设“皇家钱庄”,以高息为饵,吸纳民间资本,扰乱大周金融秩序,与民争利,致使江南民怨沸腾。 其二,打压士族,动摇国本。 奏疏中痛斥苏云,无故打压沈万等江南百年士族,扶持无知商贾,颠倒尊卑,破坏了自古以来“士农工商”的社会根基,是为动摇国本。 其三,手握重权,意图不轨。 奏疏中言辞最为激烈地指出,苏云身为臣子,竟手持“如朕亲临”金牌,在江南形同藩王,节制军政,把控财权,已然有了不臣之心,其心可诛! 这三条罪名,层层递进,刀刀见血。 尤其是最后一条,直接将苏云,打上了“意图谋反”的标签。 信中还说,女帝在收到这封万言血书之后,龙颜大怒。 但她既没有将奏疏留中不发,也没有为苏云辩解。 而是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。 她下令,将这份奏疏,原封不动地,发往江南。 让苏云,自行辩解。 这个举动,瞬间让整个京城的朝局,一下子变得谁也看不懂了,人心惶惶。 所有人都在猜测,女帝此举,究竟是何用意? 是依旧信任苏云,给他自辩的机会? 还是,已经对这位权势日重的首辅,动了杀心,想借此机会,敲打他,甚至,废掉他? “岂有此理!岂有此理!” 第(2/3)页